薅羊毛还是被割韭菜?消费主义下的女性和多元群体|读完《厌女》读什么 Vol.4
「读完《厌女》读什么?」是北同的新栏目,定期为大家推荐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影视剧、书籍、文章、音乐、播客……每期推荐将围绕一个主题——可能是一种情绪,一个社会议题,一种艺术形式,一系列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筛选和推荐,让伙伴们了解到更多丰富新颖的跨媒介作品,挖掘历史中被忽略的声音,关注并肩同行者的创造,给予伙伴们更多元、更深入生活点滴的陪伴。
同时,我们也开放投稿,如果你有想要推荐给社群伙伴的、任何形式的内容,欢迎将作品和推荐语(文档或链接)发至邮箱media.bjlgbt@gmail.com。
本期编辑:Monica
图源 | 《欲望都市》
01
「消费主义和女性、酷儿」
在双十一、黑五等等一系列购物狂欢尘埃落定之后,我一面拆着快递盒,一面打开购物网站查看消费记录,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的挣扎。每一次购物节过后,相信大家都对这种夹杂着满足、窃喜、懊悔和愧疚的心情不陌生。或许一面为薅到了羊毛而沾沾自喜,一面又为滴血的银行账户而痛心,暗暗下定决心下一次折扣绝对要理智。而下一个机会到来时,又乐此不疲的凑满减、熬夜等在直播间,心甘情愿地成为被商家割的韭菜。周而复始,在消费主义的迷宫里走不出去。
在近些年的互联网直播经济下,“女性主义”和“消费”这两个话题,时刻处于风口浪尖。在这期“读完《厌女》读什么”推送中,我们想为大家推荐一些反思消费主义与社会文化关系的播客,从物质基础和资本运作的角度,观察女性的消费模式、心理,以及其背后掩盖的权力关系。
虽然这篇文章推荐的播客大多根植于对女性消费现象的分析,但实际上其背后的资本和消费主义逻辑,都可以在生活中的其它很多方面观察到,其中与性多元群体息息相关的就是所谓的“粉红经济”(或称“彩虹经济”)。在自由主义风潮的影响下,资本市场也开始迎合“彩虹”人群,国内外很多商家和品牌开始关注性多元群体的品味和喜好。而这背后的问题,是一直以来媒体和流行文化对性多元人群充满偏见的描绘和想象:多元群体的消费潜力被刻意放大,大城市、精英主义、注重生活品质和精致享受等等标签,加剧了主流认知对多元群体的刻板印象。通过“粉红经济”,资本和市场不仅对少数边缘人群造成了再次剥削,还掩盖了性多元社群内部复杂的物质条件差异,使得主流社会进一步忽略多元人群所遭受的来自各方面的压迫和不公。
图源 | 《哥们儿》
在我们如火如荼激情下单时,当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资本和金钱时,当我们走入“消费者”这一社会经济身份时,尤其需要警惕消费主义是如何与资本主义、父权、异性恋本位的逻辑合谋,再次对女性和性多元群体进行物化、矮化,那些所谓的自由主义“进步”掩盖了资本的丑恶嘴脸。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消费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愉悦和满足,哪怕这种感觉转瞬即逝。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思考这种与消费主义爱恨纠葛的复杂情绪呢?
不论是看似正向地为女性“赋权”,提倡“精致悦己”,将女性消费能力与社会地位直接挂钩;还是鼓励女性“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追寻所谓的精神富足而淡看物质追求;亦或是反向地批判和否定女性消费,督促女性勤俭持家,重拾质朴简洁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去仔细斟酌这些看上去积极正面的话术,就会发现它们的逻辑漏洞和陷阱:为何要“精致”?女性消费到底是谁在获利?是谁规定何为“理性”?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勤俭持家”的“美德”是否与父权制下异性恋霸权有关?“质朴简洁”的生活方式是否具有阶级性?它们所掩盖的,或许正是对消费主义下错综复杂的结构性问题的简化和抽象化,都是对女性在性别、家庭、社会不同角度的反复物化。
也正是因此,在资本的包裹和消费主义的作用下,女性和性多元群体无可避免地对自身身份进行再定义,不仅物化了自己,同时也消费化了亲密关系,仿佛金钱和礼物成为了衡量情感质量的标杆,追求高品质精英主义生活成为了“酷儿”的标签。而更进一步说,这又或许是消费主义对当今世界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资本完成了对“人”的全面物化。
消费主义下,“我”究竟是谁?“我”与权力结构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图源 | 《拉字至上》
播客
01
【自由人Libero】Vol.9:女性的高光时刻,不是消费时刻
这期节目的背景是去年的618年中购物节。无论是双11、黑五,还是618,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在这场资本和物质的狂欢中,女性成为了这类购物节日的主要消费者、营销对象,商家眼里的金钵钵,直播间的座上宾。而另一方面,“女性消费者”这一群体也逐渐被推上风口浪尖,被贴上缺乏理性、毫无节制、虚荣奢侈标签的她们,成为了消费主义最直观的刻板印象。本期播客提供了的嘉宾柯倩婷老师是来自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她从多年以来针对女性外貌、消费等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中,提炼出很多关于性别、文化规律的思考和问题,与主播们深入讨论尤其是直播时代中的消费模式,以及女性与消费的关系。
节目中关于女性和男性消费的异同,商业模式的改变与女性消费的相辅相承、互相造就,资本主义逻辑之下的消费陷阱、消费主义之下的生活方式等讨论带来很多启发,也指向了与女性身份相关的更多社会文化问题。在资本的层层包围中,我们又该如何与消费所带来的罪恶感周旋,如何释放压力,找寻长久的愉悦和满足感呢?又或许,这本身就是当代经济结构下的一道无解题?
这期播客指向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女性消费水平、购买力的提升与女性社会地位的关系?同理,在粉红经济的世界里,性多元群体从边缘一跃而获取“主流”消费地位背后,是有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而这样的消费主流能真正带来更多元的世界吗?
02
【鹅湖之会】16. 女性消费·双十一(上):在带货博主面前,我们一个个面露(韭)菜色|湖扯湖闹
主播们围绕近些年消费和权力的关系展开讨论,用权力视角去剖析女性的消费模式和心理,探求究竟是我们在进行消费,还是消费主义促使我们去进行消费。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各个平台的博主不仅是拉动消费的主力军,也是商家最为青睐的广告投放渠道,还更成为了我们生活里的贴心“朋友”。这样的“博主直播带货”商业形式,又会如何影响我们买买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心理呢?
国潮、设计师品牌、轻奢、小众、港风、法式……这些关键词充斥着直播间、各大网购平台搜索榜单、商品介绍信息。仿佛打上了这样的标签,我们买到的就不再是一条碎花裙、一双靴子、一顶帽子,而是风情万种的浪漫、周游世界行万里路的经历、滑板青年朝气蓬勃的灵魂,仿佛买到手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新的身份。这期播客提醒我们,在从直播间购买消费品的同时,我们也在为博主的人设付费。而理性消费的核心,并非不花钱,而是在剁手前思考:我现在买的东西,能为我自己带来什么,我为什么需要它,我是真的需要它吗?是否能通过更好的消费以外的方式达到同样的效果呢?
这期播客就像是我和朋友们唠嗑的氛围,有时叽叽喳喳很轻松,有时语重心长,有时又展开很严肃深刻的思考。可也正是这样朋友一般的氛围,让我不禁想到,当我们隔着手机屏幕看到直播间里博主和团队嘻嘻哈哈,听到博主们叫着我们的昵称、语气诚恳地回答着我们对产品的问题,我们又怎么能拒绝这种陪伴和归属感呢?哪怕是一时温暖,哪怕是虚假的商业陷阱,我们可能还是会心甘情愿。
03
【鹅湖之会】17. 女性消费·双十一(下):女性商业化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个新的「消费爱豆」的诞生|湖扯湖闹
这期播客紧接着上期“女性消费”的话题,围绕“直播带货”、“女权商业化”和“商业化女权”进行深入交流。直播间经济当道,卖力吆喝的早已不仅仅是博主,演员明星爱豆也纷纷加入直播大军来分一杯羹,消费者们更是乐此不疲地刷着直播间的好戏,追着直播间的八卦,不经意间在直播经济的消费陷阱中越陷越深。
女性消费者,是消费主力,还是被资本谋算的消费品?这期播客中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主播们对“女权商业化”这一伪命题的探讨。商业化可能会导致女权博主的内容输出越来越温和,越来越不负责任,而“女权”也变成了可以拿来被消费的快时尚单品,博主们薅羊毛、割韭菜的利器。但同时,当网络博主变成一种全职工作,当观点输出成为一种新型劳动,我们该怎么看待女权博主的带货和商业化趋势,又该如何理解“劳动”和“劳动力”在日益更迭的互联网经济中的意义呢?
节目的最后,主播们回归到对女性身份和女权行动的思考,坚定地呼吁女权需要“祛魅不盲从”,而是要时刻主动分析自身处境,批判性地思考我们作为个体如何愉悦、充实、丰富、自由地生活。
04
【卡列班与女巫】ep005:为什么马克思女权主义火不起来?
两位主播在这期播客中围绕“马女”——马克思主义女权进行深入讨论,结合在不同国家求学生活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成为马克思女权主义者的学术、生命历程。非常难得的是,本期播客以平易近人的方式从零解释“马女”包含的重要概念和它们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具体呈现方式,意图破除很多人认为所谓“马克思主义”就是陈词滥调政治言论的迷思。
什么是“再生产”劳动(reproduction)?它“姓资”还是“姓社”?又为什么对我们的经济和日常生活如此重要?家务劳动和上班工作有什么不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又是什么?为什么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女权主义者对我们中国的妇女运动感到震撼?黑人女性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种族、阶级、政治经济基础等理论框架和分析方式?我们的女性长辈为什么在工作岗位上和家庭中要做着“双重劳动”,而男性长辈却往往连油瓶倒了也不会扶一下?怎样从“马女”的角度阅读分析《82年的金智英》?
在我们探讨现当代女性身份和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观念、资本运作方式时,马克思女权主义一定是我们不可轻视的分析视角和研究理论体系。相信这期播客能进一步打开我们观察社会、经济、文化运作的视野,也能让我们不断地反思身边日常生活中,那些曾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微不足道的“小问题”。
05
【卡列班与女巫】ep006:酷儿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能喝吗?
本期播客继续上期关于马克思女权主义的话题,进一步扩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物质基础和具体社会经济关系方面的分析角度,围绕“酷儿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框架,把政治经济理论框架和性多元边缘群体相结合,探讨中国酷儿群体所面临的复杂现状和挑战。主播Stephanie结合自身行动经验,详细介绍自己从研究生时期开展的,关于酷儿多元社群内部合作婚姻的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家庭、婚姻提供新的切入点。
“酷儿”一词原本是表达蔑视的歧视性标签,但现在却广泛地被学术和通俗文化使用为一种正面积极的身份归属,那这之间,酷儿理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又是如何反对基于二元指派性别的本质主义?两位主播贴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基于生活的思考,不断地对国内性多元群体的生存环境提出问题:中国性多元群体如何体现了酷儿理论的在地化?如何挑战当下政治经济框架的西方中心主义?该如何分析家庭和婚姻这两大难题?而合作婚姻是否也能作为一种极具实验精神的中国式亲密关系尝试?
酷儿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经济分析方法,能使我们关注到边缘人群的物质经济条件和差异,分析其中的不平等和交叉性,在边缘地带和交叉点共同寻找对抗资本主义的出路。
本文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作者:Monica
编辑:姬开、一一
排版:小熊
ReadMore
浪姐完结:我们如何想象「百合」乌托邦|读完《厌女》读什么 Vol.3
世界艾滋病日:将「青春无艾成长计划」项目说给大家听
性多元人群融入职场学习指南